慧聰涂料網訊:2018年,環保風暴繼續席卷全國,北京、鄭州、西安、成都、東營等大中城市已發文不得新建瀝青卷材工廠和限期搬遷;房地產行業經歷了多輪降杠桿、去庫存、資金收緊等政策調控,正在經歷結構性改變;原材料價格多次上漲,保持高位運行;隨著勞動力人口下降,人口紅利消失,人力成本上升......有業內人士表示,原材料上漲,機器和生產線成本高企稅負重;貸款難,利息高,審批難門檻高;人工成本高,翻倍上漲。成本高、利潤低,這是防水行業普遍的痛點。在多重壓力下,不少小企業退場,許多大中型企業在風雨中搖搖欲墜,負重前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有不少企業勢如破竹,在市場洗牌期取得進一步發展。據中國建筑防水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份,784家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防水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1147.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8%,比去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總額達79.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60%,比去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
聚勢謀遠:變革中的東方雨虹
其中,防水行業龍頭企業東方雨虹實現營業總收入142.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99%;營業利潤18.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54%。在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市場環境中,東方雨虹逆勢上漲,以高增長高收益的成績給防水市場打了一劑“雞血”。
142億營收,東方雨虹是怎么做到的?
組織架構及戰略調整超預期
2018年10月,東方雨虹對公司進行新一輪整體戰略升級,將公司以建筑防水為基礎,以民用建材、節能保溫、特種砂漿、建筑涂料、非織造布、建筑修繕為延伸的建筑建材綜合“1+6”系統服務體系調整為工程建材集團、民用建材集團、天鼎豐控股、投資控股公司(新市場培育)。這是東方雨虹繼上市以來一次較大的組織結構調整,也是東方雨虹戰略布局的一次轉折,更是東方雨虹從“防水系統服務商”到“建筑建材系統服務商”轉型的開始。
工程建材集團的組建有望促使工程渠道和直銷渠道深度融合,互為補充,共同促進公司銷售業務拓展。北方區、華東區、華南區三大區域中心的設立劃分明顯,分工明確。制造中心負責統一全國生產制造功能,下設七大子部門。制造中心集產品的研發、生產、運輸、質量審核于一體,統籌生產各個環節,提升信息傳遞速度,減少決策中間環節,有望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此次戰略調整深度融合現有相關業務,減少原有架構管控環節,解決管理條塊分割,精簡重復中后臺人員,提升效率。
聚勢謀遠:變革中的東方雨虹
數據顯示,中國防水行業有16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東方雨虹市占率不足10%,在一些非核心區的市占率還非常低,并未進入競爭的紅海市場,仍然具備較大的市占率提升空間。
隨著公司兩個渠道的合并,實現了銷售區域的融合,更便于調動合伙人的客戶資源優勢,打通銷售員工和經銷商的覆蓋區域,實現市占率提升。同時,三大區域分設特色事業部,各有側重,有望持續促進公司部署全國網絡。
2018年,東方雨虹積極籌建多個生產基地、堅決擴張產能,市占率有望穩步提升。
“合伙人制度”初見成效
東方雨虹根據產品的用途和使用群體的不同,采取直銷與渠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其中渠道銷售體系主要包括工程渠道經銷商和零售渠道經銷商兩大類。2016年起,東方雨虹工程經銷渠道推行合伙人模式,經銷商上繳一定的保證金,并且承諾代理雨虹,可成為合伙人。合伙人相對于普通經銷商也享受更多的權益:更優惠的拿貨價格和一定的信用額度。
隨著組織架構的變革,工程渠道與直銷渠道融合組建工程建材集團。這也促使東方雨虹公司員工轉化為合伙人,為公司打工轉化為給自己打工,利益分配方式更為市場化,更能夠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避免職能重復和資源浪費。
2017年,東方雨虹實現營業收入102.93億元,同比增長47.04%。其中直銷收入超過60億元,占比超過營業收入的60%,渠道收入3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5%左右,而這一比重在2005年,僅為10%左右,經過十年的努力,東方雨虹將以直銷為主的一條腿走路,轉換成渠道加直銷的兩條腿跑步。
聚勢謀遠:變革中的東方雨虹